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4的文章

看歐麗娟【大觀紅樓──樂園的失落與追

圖片
  三年前讀了廖咸浩先生出版 《 紅樓夢補天之恨 : 國族寓言與遺民意識 》 一 書,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此之前,看到台大開放線上課程最受歡迎的中文系歐麗娟老師一系列 《 紅樓夢 》 講授課程,但並沒有全部聽完。當時內心總有一個疑問, 這一本所謂紅學的偉著,難道只是在訴說著一個貴族的衰弱, 甚至只是在講男女之情這種 「前 現代意義 」 之下的小說, 就像當代的張愛玲已變成顯學,在此之前《紅樓夢》早已儼然是顯學前身, 並且有各種不同的考證,以及不盡的探索。 不過這部書不知道為什麼,始終引不起 我的興趣,在我所喜歡的一些哲學家,通常也不太會去看重這本書 , 或許這裡有一些我性情上的問題,甚至可能是天生氣質。或者是某一種偏執 所致吧。 總之,我總希望能夠聽到一些令我感到重大洞見的閱讀,才 慢慢發現廖咸浩先生之書之出版,最近竟然又意外看到了歐麗 娟教授她一兩個散落在 YouTube 關於紅樓夢的演講,而再次引起了我的興趣。 如這裡她給的題目是類似普魯斯特 《 追憶似水年華 》 ,一種所謂追憶、再現 「 大觀紅樓 : 樂園的失落與追尋— 樂園的崩壞與世界觀的裂解」) ,而且核心的關注,是在一個所謂「貴族世家」 所展現的精神文化與物質生活的全部面向,如將陳、歐兩家結合,將 「 補天之恨 」,從 男女之情 、 練石補天神話,到大觀紅樓「 家族 」的 失落與追尋,甚至最終到達 「 國族寓言 」 與 「 遺民意識 」 ,當中許許多多的描繪與細節慢慢給彰顯出來,才把這一條主軸的線給找 尋出來。 如果按照這樣說法成立的話, 《 紅樓夢 》 所謂的 「 夢 」 就有一種樂園 ( 神話或烏托邦 ) 美 好的寄托, 但在現實上已經失落的緬懷之情。如果放到更大的家族以上的歷史朝代 來看,那大凡歷史交替之際,是最容易產生這樣的小說主題。 如在一些重要 的中國詩人底下,他們目睹一個輝煌時代,從興盛 到逐漸崩解的過程,種種 細緻的痕跡或軌跡,就在眼前一幕一幕開展,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去維繫,那 內心所刻畫出來的追悔,甚至是 「 懺悔 」 寫作主題,甚至引申為寄托為一種樂園與神話結構,就會形成了一種最 為深刻動人的寫作精神。 這樣的思維邏輯,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他活在春秋末年,所謂周 文疲憊,禮崩樂壞的時代, 所以電影 《 孔子:決戰春秋 》中 所謂「甚矣,衰也,久不復夢見周公」、所謂 「 禮衰,樂

《孔子決戰春秋》第四段: 「一貧一賤,交情乃現」

圖片
  昨天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在106教室上運修系與觀光系的【歷史與人 生】課程,繼續帶領同學觀賞閱讀《孔子決戰春秋》第四段, 也就是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天下列國,第一站到了衛國。 在《論語》的文獻中衛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富裕的國家。孔子在衛國有不算少的記載。有些融入電 影,有些就略去。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 例如孔子要不要見南子這一段《論語》中就有孔子感到頗有 為難, 而與之路有了一番對於合不合禮的一個分辨,以及《論語》中記載孔子 在衛國有遇到一個老者表達孔子衛國心情鬱悶難以紓解所發表 的一番議論。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從這裡可以看到孔子與隱士之間的記載,在《論語》中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特別在微子篇有大量文獻, 而在電影孔子流落到鄭國邊界渡口那一小段,一分鐘就濃縮了好幾章孔子跟隱士之間的對話。 不過在衛國這一段,也有關於南子與太子之間 的爭論。子貢甚至詢問孔子對於衛國皇室爭論的看法, 也就是後來太子出走之後, 最終該不該回國繼承王位這件頗為困難的事件。 孔子對此發表一番看法。 但這些都沒有辦法納入電影中。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孔子在衛國這一段電影中, 特別強調孔子跟南子最終見面,而展開昨天上課所說一種測試(Test)。也就 是君夫人在測試孔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以及她對於這樣的人物 在測試過程中其內心的真正想法。 在昨天的課程中,運休系有一兩位同學 都做了答覆。我更把它當作是一個現代求職的範本。一個應徵者如何與徵才 者之間彼此的詢達。這也是第一次用這樣的職場應徵工作來作為範例。 我相信是比較容易讓學生了解的。 而在昨天的詢答中,孔子先後回答了南子對於孔子對《詩》的看法,以及對禮治的看法, 也就是孔子的為政之道,孔子講禮法、講禮讓, 這點跟南子的想法並不相同。顯然南子在質疑孔子於權力角逐之中, 何以還能夠適用他的為政

「夫子循循然善誘我」

圖片
  9-10 顏淵 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也許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在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兩端之間 ( 孔 門教法最大綱領 ) 往復實行 「循循善誘」吧! 正如《論語》中孔子所說自己是「無知」、是「空空如也」,在與學生的求學問與答過程中,他做到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在「循循善誘」的往復對談中,讓學生 ( 依學者之所已至而循序誘進之 ) 不斷領悟到過程之中各種的細節、轉折,並有了屬於學生自己最後的領悟。 正如以下這一章 : 6-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 教人,循循善誘,期人能達於自強不息欲罷不能之境,夫然後學之與道與我,渾然而為一,乃為可樂。 其實電影,嚴格說起來,導演就好像是老師一樣,觀眾就好像學生一樣。導演透過一部電影的敘事與剪裁,以其特有技巧,在起承轉合的過程中,讓坐在銀幕前的學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欲罷不能,最後還能夠欣然愉悅得到電影導演所設定的結論,以及每一個觀眾自己的獨特心得。這心得未必與導演的設計 ( 定 ) 是一樣。 如此說來,我們還要跟電影導演以及那一些一起製作的團隊致敬。原來電影的模式,一如如何寫一篇精彩小說,或偵探故事,或如何寫一篇好的論文,或者是如何進行一場在教室內的成功教學,都應該從顏淵描述孔子這一句話 — 「夫子循循然善誘我」 — 得到啟發。 這兩端的往復迴環過程,正如錢穆先生所描述者 : 孔子 雖善教,此鄙夫亦善學。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認無知。此鄙夫之善學,亦正因其心空空誠慤(ㄑㄩㄝˋ)求問。蓋問者心虛,而答者亦心虛,故使答者能轉居於 叩問 之地位,而問者轉居於 開悟對答 之地位。而此所疑之事,乃躍然明顯, 不明顯 於孔子之口,乃 明顯 於此鄙夫來問者之心頭。此章亦孔子循循善誘之一例 甚至此往復兩端歷程,最終又回到師道之尊,而使學者有一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之「 悅之深而力已盡,雖欲再進,而已無路可由,亦所謂猶天之不可階而升 」之境。 正如顏淵喟然歎曰:「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 錢先生解,「仰彌高, 不可及 。鑽彌堅, 不可入 。之字指 孔子 之 道 ,亦指 孔子 其 人 ,此乃 顏淵 日常 心 所嚮往而欲至者。在前在後,喻 恍惚不可捉

兩端—何謂一位偉大的領導?

圖片
  何謂一位偉大的領導? 何謂一位偉大的教練? 何謂一位偉大的教育者? 在我 37 年的教學歷程中,只有在兩千年李安《臥虎藏龍》當中,李慕白 與玉嬌龍之間那種往復過程的師生關係,並寫成一篇在《建國學報》刊登 的論文,最具有代表性。 之後,在 2017 年這篇論文,又略加增補, 也在建國一個【教師升等研討會】再次發表,當中更是自覺地扣緊著 《論語》中孔 子教與學兩端之間的往復過程。 這兩篇前後距離竟有 17 年之久。 然無非就是在學習《論語》中孔子所說, 「 我無知,也空空如也,有鄙夫問我,我扣其兩端而竭焉 」這一章,以及錢 穆先生的偉大注文。 這也是我以細密的論文自覺方式去學習這一章所對我在建國教學現場教室,學生與老師之間關係當中,少數或唯一僅有 的研究。 因電影透過敘事轉折 ,就更富有具體的代表性,李安把這樣曲折的過 程,觸動兩端之間的最高張力,甚至造成了不可意料的最終的結果 ,好像就獻給天下所有的老師,一個以武俠電影類型,拜師學藝,求取武功秘笈,在 一位俠客各方面造詣都登峰造極的人,與一位天資聰慧、敏捷迅速不可 多得的少女天才之間,那一番武學之道的曲折歷程。 李慕白甚至做到了 「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 。 這裡還是借用 《 論語新解 》 的話與注文:   叩,如叩門,使門內人聞聲開門。又如叩鐘使自鳴。 孔子 轉叩問此鄙夫,使其心自知開悟。 兩端者, 凡事必有兩端 ,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兩端叩而問之。竭,盡義。於此兩端,窮竭叩問,使鄙夫來問者,對其本所懷疑之 事之兩端均有開悟 ,則所疑全體皆獲通曉,更無可疑。 又「 扣其兩端而竭焉」,則「有 超乎兩端之上者, 使人容易體悟到一種新境界。」 又 「 則自見有一中道。中道在全體中見。或 舉兩端以告,與彼甯 此,則本之何在自見,而中之可貴亦見 」( 《 論語新解 》 ) 。 甚至電影最後更帶出來種種面向未來的當下與緊迫,與 更廣大的 新生命的可能性,包含一種當下「從容就義」之必然悲劇。 凡此,這是最深刻的一部「教」與「學」的電影。 但,綜觀人類與各向度關係皆也不離乎此。 但我也到了退休後,再到建國兼課這學期,到了上個禮拜,才對教與學有 再一次領悟。並且做了幾個在貓羅溪畔走 路時的一個口述影音表達。 今天早上 ,又再一次把這一份心得書寫下來。主要是領悟到這樣教與學的師生關係,正如孔子所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