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保困頓、艱苦中之默識是求學與做人最好的狀態




這兩天主要閱讀10月初下禮拜四在暨南大學台灣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當中作為與談人的兩篇論文!

並領悟常保困頓、憂患、艱苦(不要自滿而愈趨於圓滿,不要求全而愈臻於整全,或孔子所說,勿意、必、固、我)中默而識之,與積蓄、醞釀之「為己之學」(反求諸己,自盡己心)與「下學而上達」(換一個說法,那會累積「仁」的強大的能量波、磁吸引力與氣場周流之心流力量—或此心充塞天地,連類萬物、血肉相通、痛癢相關之天下歸仁與一體之仁、或超越存有論與本體的宇宙論)是求學、做人與處事最高維度的自由狀態。道家者,似乎看輕了仁的巨大力量,直接歸根復命,重返自然,取得最高最大的能量。

該兩篇論文摘要要點如下

儒道二家人性論比較

        蕭振聲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摘要

儒道二家同屬中國學術思想中的顯學。兩者的比較工作歷久不衰,成果積蓄 深厚。唯在「人性論」這一議題上,學人的關注稍覺單薄,討論空間仍然很大。 究其原由,或因儒者之間人性觀點複雜多樣,其本身足以為學界探研提供充分的 資源;或因道家鮮少論「性」,致使儒道人性論的比較工作看起來並不那麼理所 當然。晚近以道家人性論為主題的論文、專著已頗具質量,對這些初步成果予以 消化、疏通,作為和儒家互相比較的起點和依據,當是可嘗試著力之一方向。因 從「理論背景」、「內涵特色」、「思考框架」、「工夫步驟」四條線索立論,對儒道 二家人性論異同略抒淺見。

關鍵詞:儒家、道家、

結論

拙文比較儒道二家人性論,所得結論如下:一,就理論背景言,二家俱從「形 上學」和「社會學」兩種背景作為建立人性論的始點。二,就人性內涵言,儒家 多從正面言及人性的構成要素,道家則由反面指出何物非人性之所涵。三,就思 考框架言,儒家注目於人性的道德品質及惡行和人性的關係,其思考框架,在以 「善惡」言人性;道家則強調人性的自然狀態及現實生命活動對人性的背離,其 思考框架,在以「真偽」言人性。四,就工夫程序言,儒家是自內而外,重在「本 性的擴充」;道家是自外而內,重在「本性的復歸」。當然,這四個線索只是寬泛 意義上的比較考察,對於儒家或道家內部不同派系在人性論上的根本分歧,以及 二家人性論在思想史發展中的對立和會合等問題,實未能充分顧及和說明。拙文 的工作,只是一簡單的嘗試。希望這些初步成果,能為更全面、深入的儒道人性 論比較起到鋪路的作用。


當代新儒家的道德宗教觀 陳振崑

摘要

儒家的文化傳統是以「敬天法祖」作為宗教信仰的實質內涵,而天人關係

的變遷可以作為儒家宗教意識之歷史發展情勢的主軸。這在歷代儒者的終極關 懷,作為哲學理念是以「天」、「道」、「命」、「理」、「心」的重心演變所表現而 出。面對現代啟蒙運動的科學理性化衝擊,儒家之宗教性的當代探索,整體而 言,可以大致區分為邏輯辯證發展的三種理論型態:

一、以道德代替宗教:以勞思光先生(1927-2012)為代表。勞先生早期 以「聖凡直通,神人相隔」提出「以聖代神」的主張。晚期則凸顯宗教之超越 性之尋求(彼世)、恆常性之認定(靈魂)與依賴性之限制(神權)。二、把道 德宗教化:以牟宗三先生(1909-1995)的道德形上學與圓善論為代表。三、由 道德到宗教:由唐君毅先生(1909-1978)的「三祭說」、「性情形上學」與「乾 坤並建」、「天人合德」代表之。

關鍵詞

  以聖代神、道德形上學、圓善、性情形上學、感通、三祭

並摘錄一段

再者,唐君毅先生以超越的感通之道來呈現人的這個超越向上的嚮往。儒 家所展現出最充實圓滿的宗教精神,乃源於此人之超越性的最高表現。我們可 以用唐君毅所描繪人之仁心客觀化為天心的歷程來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這是 一種對人本身之「無限心量之具體內容」的領悟。這種無限的心量是由人的道 德本性中的至性至情所自然呈現,也是透過最高之道德實踐的真切反省所深深 服膺而逐漸發展出。人之至性至情之超越性的感通發展到最極限的境界時,可 以表達出「一體之仁」的涵養、「民胞物與」的胸襟與仁民愛物的行動,這種涵 養、胸襟與行動最足以由耶穌的博愛與釋迦的慈悲所體現而出。如此偉大的仁 愛精神更能貫通古今,表現出對聖賢的崇敬;並感通於幽明之際,表現出對祖 先鬼神之崇祀;更達致造化的根源,表現出對「天命」或「上帝」的崇敬。

唐先生信心充足地以儒家之肯定三祭:「祭聖賢、祭祖先、祭天地」在原 則上即能成就這種超越心靈與神靈的感通。秉持此「超越的信心」則來自於人 性中憤悱向上的好善惡惡之性情。唐先生說:

此所說之好善惡惡之情,乃以惡惡成其好善,亦以好善成其惡惡之情。

勀在此情之中心看,其一方惡現有之惡,一方好未有之善,即為憤悱之

情。憤為好善,悱即惡惡。亦為一惻怛或惻隱之情,或肫肫其仁之

情。............此言惻隱、惻怛、肫肫其仁之情,乃儒者言心最親切之語。 20

人性深處存在著一份愛好良善、厭惡罪惡的至性至情。且這兩種心情之間不斷 地相互引發。而從這種至性至情的核心看,人的仁心之自然的流露會一方面愛 好未實現的良善,而促其實現;一方面厭惡已實現的罪惡,而盡以消除之。這 也是一套具有深刻精神內涵的儒家性情之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孔子決戰春秋》的成就--一個偉大之溯源與再現

歷史需要追求「視域融合」:當「中華」遇見「民國」與當「民國」遇見「中華」

宮崎駿的四部紀錄片的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