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追尋與抉擇 : 《修女傳》、《美麗境界》、《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杜甫江湖》.....

 

昨天看到奧黛麗赫本(1929-1993)1959年《修女傳》的一段影音。清早就去線上看了《修女傳》大部分的劇情,看完時候,心中有一些好像是對著自己在發聲的呼喚。這是一部很早就知道的電影。男主角是彼得芬治。但能夠在線上把這部電影大致看完,還是第一次,內心有一種很難言喻的感受。那是作為一個女神職人員,她所置身在那個時代,在教會的世界,以及教會以外的世界,她所經歷過,而最後做出的選擇.....。




電影由她來飾演更能夠表達那樣的一總精神世界的感受與轉化,更是十分動人。所有人看這部電影當然是要回到那個戰爭的時代過程裡但也有更多的成分,是反映在即便沒有戰爭的環境,個人對於人生去留的選擇與考慮,最終涉及的,是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並且如何去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方式

昨天還寫了一篇教學部落格的文章,特別是《美麗境界》所帶出來得獎感言,那種在數學、邏輯、理性,從形下、到形上、到幻覺,最後回到追尋的終點──愛,電影所傳達的生命與精神的歷程,並且在105教室現場還拍攝了這一段影像,甚至是照片。

下午則帶行銷系同學到彰化火車站前小西街附近的廟宇參訪,並知道昨天是浴佛節(西達多)。而在回程的路上,最想讀的,還是史作檉先生《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一書。於是又從第一章開始唸了兩三頁,去深刻感受那正是史作檉先生對自己人生志向、抉擇、猶豫,以及所付出的孤獨、努力,從中面對自己的各種困思與矛盾,所開啟自己的哲學之旅。故這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動人的所在。


正好跟佛列辛尼曼所拍《修女傳》裡面表達的意思應該十分接近。重點還是回到自己。與此後的人生,要何去何從的問題,是一日復一日,所謂 DAY BY DAY,還是要有一個根本的迴轉。

就好像今天在電子系上課談到杜甫最終選擇離開長安,往西行,內心的決定與轉折,相信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這也形成了他跟許多詩人人生際遇不同之所在,並最終使他成為詩聖、詩史、情聖的根本關鍵原因。

在回顧他那最後十五年(754-759)的人生裡,他幾經轉折、遊走各地、他鄉,這才是他真正成為詩聖、詩史、情聖的形上美學生命的關鍵,不是嗎?

而所有的追尋,都是繞經外面,而迴向到最深的自己,不是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孔子決戰春秋》的成就--一個偉大之溯源與再現

歷史需要追求「視域融合」:當「中華」遇見「民國」與當「民國」遇見「中華」

宮崎駿的四部紀錄片的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