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3/05/30在311教室上觀光系【歷史與人生】決定把上個禮拜杜甫的專題再重上一次

 



今天早上在311教室上觀光系【歷史與人生】的時候,決定把上個禮拜杜甫的專題再重上一次,並且要把遺漏的杜甫與房琯給帶入。當我重上的時候,發現可以更從容地去表達上一次的缺點,並且慢慢的也會讓同學融入,而因為融入,我自己也感覺可以載入更多的內容。例如這一次特別強調杜甫在華州科舉考試出題5個題目內容。我把這5個題目一一的展示出來,可以看到杜甫從題目中那種經世濟民為政思想是繼承了上古三代與書經、周孔的政治理想。 

其次是把〈別房太尉墓〉這首五言律詩解釋一遍,這也是我解釋這首詩以來最好的一次。自己好像感覺跟葉嘉瑩先生解釋的功力相去不多了。在一個漸漸越來越安靜的教室環境裡,從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在埋頭看手機,到最後已經有幾位同學會被課程的內容表達的方式給感動,而會注意到投影機所投射出來的教材內容,雖然這些對他們是有相當的難度,但卻也能夠傳達某一些心靈的溝通,雖然這個溝通有多少成效,又是一個疑問,但當事者所能感受到的氛圍卻已經拉近了我跟學生的距離。 

這是上課的人所可以感受到的一種好不容易所達到一個教學氣氛與效果。而這首詩表達的杜甫跟房琯之間相互在政治事業上的提攜與幫助,雖然同時最後都遭到貶抑而離開長安,但內心依然在房琯墓前表達了他強烈對於政治事業夥伴的那一份情義,是何其感人。 

我也告訴同學,這首詩除了兩句有歷史典故以外,其他的都相當白話。通常一位第一次讀杜甫詩歌的人,都會很自然在讀這首詩時都會在他內心受到撞及和感動,閱讀之後,就更能夠感受到詩歌所傳達那一種平生志向不得實現所留下無限遺憾的最深之情。 

此外,另外再重新解釋詩史、詩聖以及情聖三者的所代表的意義。這是杜甫最高的詩歌成就。也是杜甫獨自一人的一種標誌,後人幾乎無法模仿。我說,那是這麼獨特的一種獨一無二的特質,而他竟然只用短短的15年就達到這樣的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層次,豈不是讓我們有很深的啟發與啟感嗎? 

尤其杜甫的「情」已經從他的詩歌裡面對於歷史、政治、社會,與來自天地萬物,黎民蒼生,不但客觀地去描述他們,所謂客觀的詩人,並且已經完全由他主觀的「詩言志」來去彰顯。而就他涉及的程度範圍題材之廣與深,杜甫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並且也解釋了晚明錢牧齋復國運動最後四年所留下《投筆集》給陳寅恪先生給予三百年來最大手筆的稱號,但我告訴同學,也就是從這個地方,可以建立起錢謙益跟杜甫之間那種心靈契合的詩歌脈絡,使我們上這兩個看似相隔甚遠的單元,卻也是一脈相承。 

很可惜,在我的PPT裡面還有林濟中教授對於錢注〈洗兵馬〉的分析,這一點其實本應該要帶入,否則我們沒有辦法解釋杜甫最終會離開長安的根本原因。但林濟中教授的分析彰顯錢謙益從杜詩引證了對晚明政治傳承實踐所體察到的巨大潛在危機而以此自誓,並且也視為是杜甫最終離開長安西行政治中樞的原因。這一點就沒有辦法在今天的課程去表達了。但遠離長安更深的原因,我發現應該是杜甫對現實政治之無力轉而興起他「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之志。故他這也才離家愈來愈遠。甚至這也可以解釋他為何西征、南征一直南下(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的原因。此為謂遠行、此之謂遠遊、此之謂壯遊。但其心卻始終繫念著京華,所謂「悠悠照邊塞,悄悄憶京華」、所謂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此之謂五十知天命之「矛盾」。此矛盾乃終極難解之矛盾(天刑之安可解)。故此遠遊」也才是他之所以飲譽、冠絕中國詩壇的原因。

「秦州雜詩二十首」杜甫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村雨」杜甫
雨聲傳兩夜,寒事颯高秋。挈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盜賊敢忘憂。松菊新沾洗,茅齋慰遠遊。

「秋興八首」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
奉使虛隨八月查。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宿白沙驛(初過湖南五里)」杜甫
水宿仍餘照,人煙復此亭。驛邊沙舊白,湖外草新青。
萬象皆春氣,槎自客星。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

「遠遊」杜甫
江闊浮高棟,雲長出斷山。塵沙連越巂,風雨暗荊蠻。
雁矯銜蘆內,猿啼失木間。弊裘蘇季子,曆國未知還。

此外,還提到杜甫最後流落到荊湘,配合我在1997年有三夜四天長江三峽的旅遊,但最終只達到了武漢三鎮,那一段湖湘的旅程就沒有機會再繼續前進。記得那個時候,對我於杜甫晚年最後三年流落湘潭的理解,似乎當時還沒有此後有這麼強烈的自覺以及喜歡。但今天還是在課堂中把那三夜四天的長江三峽旅遊,做了一番比較生動的描述。那是在1997年,也就是在我3940歲的時候的這一趟旅行。 

而我最終之遠遊,只在貓羅溪?......這種矛盾就很low了。

以上是昨天上課的大致內容與收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孔子決戰春秋》的成就--一個偉大之溯源與再現

歷史需要追求「視域融合」:當「中華」遇見「民國」與當「民國」遇見「中華」

宮崎駿的四部紀錄片的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