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天意、自然)的視角」、「空無」、「平淡」、「中庸之德,其質無名。」「藝」、「人」與「文」、「斯文在茲」

 

今天早上八點十分於106教室上【電影美學與人生哲學】之小津安二郎電影。這也是講得最好的一次,是拿民國95年在台中市昭聖95為講義。但一開始還是將前五周的重點再覆述一次。也就是蒙太奇與場面調度之別。尤其再談侯孝賢電影所謂上帝(天意、自然)的視角。其實小津的固定鏡頭也可以說是一種恆久的視角

第二堂則帶入小津電影的主題存在於「天道」、「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小津安二郎電影與其影響。並先解釋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題目。還說這跟侯孝賢的主題類似。但侯孝賢的主軸不全是家庭,而是更多不同的人。但心裡發現這還是不離史作檉先生的自然、人、現實文明的三元論。之後,就先把小津的創作年表出示。

之後,帶入墓碑上的字,要如何理解。但當然不是世事無常,萬物皆空的意思。我現在認為比較屬意史先生所說的形上美學的意思。正好在早上才把第二章哲學之為物的文字檔給完成。文中史先生也解釋空無的幾種意思,我目前更認同這種說法。不如就摘錄如下這一節吧 :

(2) 如果說一種真正的形上心懷,就是一種不止的心懷,那麼所謂不止,就是無所憑藉的意思。而人之有所憑藉,就是有所爭,有所反對,即不是以真正的形上心懷看一切,也就是沒有形上的心懷。如果人真正能夠立於無所憑藉之境,即無所爭,無所反對,超越與知識,並不被任何知識所束縛,而立於大自由之域

但真正的自由,就是一種空無。真正的空無,只不過是相對於一切知識的存在而言罷了,若對人存在的自體而言,就是一種真正的負擔,真正的觀看自我,並尋求與超絕之無我之境。這是一種哲學中,真正奇峰突起之境,但卻很少人能夠真正的面臨到此地,而一探究竟。

小焉者,能只不過是以一些偏見而做一些顛倒之論。大焉者,也只不過言詞上的辯辯而已。

殊不知真正的空無若真正是面臨的一個整體性自我存在的超越的探究,那麼他不但要嚴正地面對人類一切知識必然的矛盾性,同時更要面對人類自體存在之必然的悲劇性,甚至於他更要在這兩者之上,在對於人的一切呈現,有了徹底而整體性的了解之後,揭示一種空無中真正不止性的超絕的追求

它是一種純然的空無對空無,但是其中卻函有了人性真正根基的純然大尊嚴的展現。或也唯有當人性空無,宇宙空無,空無對空無,其間沒有任何雜質的存留時,方能夠真正有人面對真正宇宙的可能。

它廣大無比。無所超越。它深而穿透無所盡底,同時人也唯有在這麼一個時空的限際的面對中時,才能夠隱約而真實的看清了人存在中的兩種必然的極限。

 

一個是以此空無所必然將趨近之超絕的不可知者,一個是以此空無所必然超越的現實領域。

然後人才能夠於此兩極性的設定之中,仍然以一種不止空無的形上心懷,看透一切人為所遭遇的極其繁複性,並具多樣性的存在系統。它是有千萬種理論為我所求,如今業已離我而遠去。它雖然有千萬種型態,為我所欲,如今也必逸我而他去,最後宇宙所還於我者,仍無非是一脈空然無際之心懷,並面對此一空然無際之大宇宙罷了。

然而真空無者,即真不止者,真不止者,即自空無中而以一種堅忍不拔的心,而有求於空無之更高者。

因為真正的空無,並非一種目的,更非超絕本身,反之而是只是一種方法,或一種形容,甚至一切更只有在一個大空無的不休止之心,堅忍而再求的靈魂,才能將那個人性根基的所面對的自我,甚至更負擔自我生命大尊嚴的世界,給予真實的紀錄。所以我們說說:

無,就是真尊嚴,它堅忍而無所止,並有求於比空無更高之不可知者。

總之:

人的存在絕不是一件輕易的事,空無亦然,它不但會令人看透一切知識的表達,同時也使人看透真實的自己,甚至更使人高邁的而透視到一個全然不可為人所盡知的超絕世界裡面。

然後人就在這一個方法性空無存在的無限的轉換中,開始在一個全人無所憑藉的自身徹然負擔自身命運的大轉換中,終於面臨到那一個人類靈魂的悲劇性的大尊嚴的世界,它,像天,而全無其他,無極而無極,也就是真正的空無,真正的人性真正的不止,真正的尊嚴,並且一切屬於人類存在中的偉大的哲學意念,也必然從這個地方汨汨而導出。 (頁77-79)

ˊ真是好精采、好細膩、對空無的幾層次之論述。到二堂,先再舉黃建業先生對小津的比較觀點(民族、傳統、古典的特質)

在芸芸日本大師導演群中,小津安二郎作為一個民族古典電影美學的代言者,是非常明顯的。日本電影天王黑澤明在其多元百變的作品中,稍嫌西化;溝口健二華美如歌磨浮世繪的古典和現代,卻又在藝術意涵上出現高低不均的落差;深具戰後悲劇情調的成瀨己喜男,難免囿限於他最擅長的通俗劇面向;企圖在每個作品獨創新形式的木下惠介,往往逃離不了稍感濫情的庶民氣息;至於大島渚的狂放反叛與今村昌平的野性原始,作為六、七○年代代表固毫無疑問,但距離古典日本文化未免太遙遠,八○年代至今的中青一代,自森田芳光到北野武昂揚冷洌的世紀新感性,則離開典雅、形式化的日本古典傳統,又豈止十萬八千里。

但嫌其語意稍模糊粗略,就先以小津安二郎經典代表作【東京物語】影評與電影帶入。

但仍指出youtuber說小津電影的「平淡」一詞語意不清。於是正好就第一次帶入錢穆先生於民國五十年於香港大學的一次演講談劉劭《人物誌》的「平淡」深意。我把兩段錢穆先生的話,邊念、邊解釋,才發現這也是第一次,也是解釋最好的一次。我說或許我要退休了之故。

因為,一如「平淡」,以前我一直沒有把握很精準理解,現在,則是很有把握理解了。當然這也表示,我同意錢先生對「平淡」的解釋。他甚至舉孔子為例。可見錢先生的見解十分深入而驚人。我發現汪先生與瑋嫻都是能甘於「平淡」之人。

劉劭說:看人「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此兩語實有深意。在看一人之聰明之外,更應察其性格之能平淡與否。此語中極涵深義。從前儒家多講仁、義、禮、智、信,把美德漸講成了名色,至劉劭時便不再講此,轉移重點,來講人之性格與其用處。人之性格與其用處之最高者,劉劭謂是「平淡」一格。此如一杯淡水,惟其是淡,始可隨宜使其變化,或為鹹、或為甜。人之成才而不能變,即成一偏至之材,其用即有限。故注意人才而求其有大用,則務先自其天性平淡處去察看。我自己很喜愛劉劭此書,認為:他提出平淡二字,其中即有甚深修養工夫。在我年輕時讀人物志,至「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一語,節深愛之,反覆玩誦,每不忍釋。今還時時玩味此語,彌感其意味無窮。

所謂「平淡」,應可有兩種講法:一指其人之內心講,即其人之所好、所願望。如人都喜歡在某一方面有所表現,此人即是不平淡:以其不平淡,因而亦只能依其所好、所想望而成一偏至之材。文如人好走偏鋒,急功近利,愛出鋒頭,此等皆是不平淡。必大聖如孔子,始是一真平淡者。惟其平淡,故可大受,而當大任。如孔子之「母意、母必、母固、毋我」及其「無可、無不可」。此即孔子之平淡也。劉劭說:中庸之德,其質無名。」此即或人批評孔子所謂博學而無所成名也。亦可說平淡即是不好名,不求人知。

甚至下課前,我還舉檔案譚家哲先生的一句話做為結尾,並請同學注意其中的不同。他說這是西方與中國藝術精神,盡於此之差異。對此二者,可圖示如下:

       存有→表象→藝(西方)

       自然→人性→表象→文(東方)

這裡引用譚家哲先生的觀點;

在西方藝術之表象中,若撇開其所表象之內容往往亦是其時代之存有內容外,我們曾說,此時藝術之表象,都只是存有之一種姿態,是存有在感官世界中之體現。存有之姿態是在表象中存有體現自身時之樣態。 文藝復興之透視法及浪漫主義之物體精神性(或電影之各種方法:如蒙太奇與C G技術等)等都是此存有之姿態。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文」,因而正對等於此存有在表象中之姿態者。而文是人之懿美在表象中體現時之樣態,因而「藝」與 「文」分別是存有之美與人之懿美在表象中、在表象自身之美之上,導向其美之更高形式與真實。  
存有在其自身,突顯其自身,而人本性一體和愛,在相互之間。文之美,故是在事物自身美之上之更高一種美,美至高之境界。

      上述引文,如能仔細看,譚家哲先生認為關鍵在文之美人之懿美(或)。也就大致可以明白了。如再看看錢先生的注文就可以更理解人(性)德性、藝術者皆同本於自然」(天人合一)了:

蓋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於自然,自然之美反映於人心,表而出之,則為藝術。故有道德者多知愛藝術,此二者皆同本於自然。《論語》中似此章富於藝術性之美者尚多。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俯仰之間,而天人合一,亦合之於德性與藝術。此之謂美善合一,美善合一之謂聖。聖人之美與善,一本於其心之誠然,乃與天地合一,此之謂真善美合一,此乃中國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

最後,對譚先生此圖示之理解,認為這是跟數年來自己對「人」有比以前更深更廣的理解之故。如錢、汪、譚、史等先生皆有助於我。本於此,就更能夠看到王德威先生於臺灣:從「文」學看歷史|王德威院士演講中,對華夏文明的更寬廣與與時俱進之解釋。






如此,兩千六百多年孔子的斯文在茲,到今天真是更不容易了!

以上,是今天三月三十一日(最後一天)上課的心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孔子決戰春秋》的成就--一個偉大之溯源與再現

歷史需要追求「視域融合」:當「中華」遇見「民國」與當「民國」遇見「中華」

宮崎駿的四部紀錄片的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