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3的文章

《小城之春》的時代寓言

圖片
  今天早上把昨天所寫的一小段感言再加以修正。 這是因為感受到文學藝術的推演與描述對比於抽象感思的道德法則, 才更符合人性的真諦。 但創作者的感思正像是一張灑向大海的魚網, 並知道這一張魚網是多麼的有限甚至渺小,但依然窮一己之力, 對無盡的世界,做一種看似徒勞的創造性結構的構思與努力。 於是,突然想到於關鍵年代1948年費穆所拍的《小城之春》, 竟然在2002年由王田壯壯為何又重拍一次? 兩部電影相隔半個世紀,舊片重拍,當然會加了新意。 這是我2012年從本片領悟了高達美詮釋學當中的「時間間距」 以及必然的「衍義」。 不過《小城之春》的人物只有四個人(加小妹), 卻可以突顯當代中國在新(自由開放)舊(保守破敗) 之間最主要的衝突畫面。女主角玉紋正好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這麼說起來,或許這才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微言大義, 並正好到今天早上才第一次領略到。 而這種新舊衝突也出現在台灣的歷史。 也一定是田壯壯借本片表達在21世紀初所回顧中國大陸這一路所產 生的巨大變遷。

百部電影選單背後所看到主題與其理論之二--不止是發乎情,止乎禮,也是發乎禮,止乎情。

圖片
孔子儒家(窮內外之際,盡天人之間,如十世可知,百世可知)之學思與人生經驗,雖然有其似結晶之「漁網」(仁與生生之德之系統」),但與浩瀚無邊的宇宙,乃至人類的歷史江河大海相較,甚至與我所走過台灣上個世紀的各種動盪的變遷而言,是何其有限,甚至渺小,如老人與海,在向大海撒下這個漁網時,大小之對比固不同,只能懷抱一種謙卑開放之學習,並默識領受之「開放還原主義」的「自知之明」...... 則如所謂「好的」文學作品,重點并不在于(直接)論述抽象的道德法則, 更多的是在於(曲致地)對人性的懂得(不隔)和憐憫細膩之推演過程,來印證某種道德法則。 蓋「人而不仁,如禮何?」 則「仁」之「情」之 性質 不止是 發乎情,止乎禮,也是發乎禮,止乎情之情理兩端往復。 如是,其「情」或如 米蘭昆德拉(托馬斯 與特瑞莎)與雨果的「同情」  (Compassion)。 如是,其「情」 如杜甫(詩)的仁心抒情之感思為主,為道德理性與感官知覺兩端之「沉鬱頓挫與「地負海涵」為中介。 如是,則其「情」所體現,當有一番大小之境界。 如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又如「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又如「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之天地化工。 又如比喻云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如下學而上達之生命的五層次)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又如云 「然道君(宋徽宗)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因不同矣。」 又如錢子曰,「魯衰,樂官四散,逾海蹈海以去,雲天蒼涼,斯人寥落,不勝今昔之悲感」云云。 —————————————————— 電影是揭露隱藏 於普遍規範中未言說的更深情狀  《青蛇》之人欲、情、與法 閱讀的五謂 — 必、意、蘊、創、應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 六經皆我註腳  好的劇本:《捍衛戰士獨行俠》、《銀翼殺手 2049 》、《登峰造擊》….. 深度閱讀:《戲夢人生》 — 中國電影美學之鏡遊與現象學 《決戰春秋》:揭開孔子為政出仕之政治抱負與實踐   緩慢閱讀 《麥狄遜之橋》 — 比較英著、中譯、電影 《愛的萬物論》劇本甚好 — 霍金的科學觀 《齊瓦哥醫生》神來的開頭 《最後地下鐵》神來的結尾   小津:《晚春》最後周吉閱讀查拉圖斯如是說 《印度之旅》 — 不畏懼壓力,說真話之獨立與勇氣 《銀翼殺手》與 2049 續集神來的結尾 — 浪漫之極  

唯有文學不能平凡

圖片
【 112 年「深耕計畫案 1-2— 多元文化、敘事、理解與實踐」第二場研習會 】 活動成果紀錄表 主題:全球化與在地化書寫 一、 廖素蓮 -- 日常與異常:旅行中的文化衝擊 二、 王琰玲 -- 中華商場的夢想與魔幻 : 天橋上的魔術師 兩場都十分精彩,前者,屬於親身經歷的奇風異聞,後者,屬失落(消失)的空間記憶,但就深度而言,是後者。我也喜歡後者: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尤其有帶入王老師童年自身的切身經驗。故感人特深。而中華商場的歷史還讓我不時想起朱天心的小說古都。我尤其記得她 香港書展 2017 :瓦礫時刻 — 當前文學的處境的座談,以及 2020 年 朱西甯 劉慕沙紀錄片《願未央Unfulfilled Dreams 》|正式預告 中所說「 唯有文學不能平凡。 文學乃是延長生命永恆的靈魂之寄託 。」令人震撼不已。

《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1-5 節

圖片
今天午覺醒來,再把昨天與今天讀史先生《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第一章第一節到第五節,給再次閱讀一次,乃發現在他的 「 天、人、地 」 ( 或天、地、人 ) 三元論中,所謂人自體的形上美學之憂鬱心靈之種種意涵, 簡言之,從知識形式的表達限度到存在自體性基礎的回歸,也就是一種「形上美學」心靈的導源,所以於第七、八節就逐漸帶出了,諸如,自體、 覺醒、後設、基礎、   導源、包容、無限、心懷、感懷、想像、幻想、玄想、結構、憂鬱、   聆聽、寧靜、沉默、寧靜、空無、隱含、不止、極盡、矛盾、生發、創造、整體、大我、自然、天、宇宙、意志、道德、宗教等等 ,這些幾乎同等意涵的詞語。如此, 才是對於劉述先先生的 「 理一分殊 」模式 ,以及牟宗三先生的 「 性與天道 」 相貫通,最好的存在體驗與心靈的描述,並相當接近於汪先生對於 「 德層 」 之於生命五層次所居核心之描述十分接近,並且顯得更為細緻而深長。這雖然是前幾個月就有體會過,但這一次閱讀,卻又能一次比一次更加深這種體察。 哲學或形上學所探討者,絕不是人何時代中, 已有知識之順水推舟式的形式解釋,反之, 它卻是人何一個時代中所有已有知識的真正存在性的導源。 ( 史作檉 《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 4 頁 ) 一、講良心話,在人的存在中,一如上面所說,並沒有一物可真盡。(小至一個原子,大致天文之宇宙無窮。內至人類生命的經歷,外至整體的現象世界)。但人若不傾其全部力量,追求以致於其極,就連這一點都不能真知。或人所謂之盡,可以有兩個極限: 一個是盡其所能盡,並知其所不能盡。 二、大凡人所以為 可知可盡之物,均屬形式,不可盡者,及形上存在物 。甚至當人以具有內在性的思考或心靈的存在,為超越與形式之可盡之物時, 其實那人只不過是在於形式的表達中罷了 。或者若以嚴格的形上觀念來說,形式本身在人的存在中,也並非一個真正可盡之物,如可盡,一切可盡。這樣一來, 整個人的存在,實際上,永遠周轉於可盡與不可盡為兩極的無限層次的過程當中 。 第三、 人之所能,為形式而已。如形式以外,即形上存在物,卻非常人之所能 。其所以如此,就因為人每逢從事與形式表達時(包含一切型態,心靈也在內) 由於其過分的簡化,而永遠有一部分真正的性質被遺漏掉了 。而除了形式以外,其所以能夠構成一物的真實性質者,在中國人來說,即天的存在。 四、如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