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3的文章

我的建國儒家

圖片
  兩年前,當讀到劉述先先生那本算是最後的遺著《 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 》,書中有提到當代新儒家第一代是熊十力、錢穆、馬一浮,第二代是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第三代是杜維明、劉述先、余英時(?)、蔡仁厚等,第四代是王邦雄、曾昭旭、林安梧,以及第五代……等等。 回顧中國現代學術思潮,大抵有三股,一是五四運動所形成的自由主義,二是共產主義,三是新儒家。到 21 世紀,中國大陸崛起,反而就有強烈需求,要廣泛吸收儒家的傳統文化與學術思想。香港則比較偏於自由主義式的儒家,新加坡是威權與菁英主義的儒家,台灣民主化則是自由主義是加上民間三教混合信仰的儒家模式。 大概二十年前,當開始關注儒家的議題,就發現要加入「孔子儒家」的標誌。這是因為孔子乃是儒家最重要的一個開創與根源,則「孔子儒家」就可以當作是一個檢視的標準。所以汪中興先生會特別強調錢穆先生的儒學視野與《論語新解》的重要。也就是我所說的重建孔子的治學典範與生命類型。 二十年來,於是,這也成了我主要的學思焦點。必須承認,好好了解孔子與《論語新解》這個人、這本書會,會是我們當代儒學復興這個主題最核心的焦點。 事實證明,我發現有很多的學者也都不約而同地發現了這個儒家最重要的核心焦點,其實就是好好認識孔子這一位聖哲,他所代表著幾個在學術思想,以及文化生活,與來自人生實踐,所帶給儒家經過不同時代演變形成了一股龐大的遺產,當中可以時時去加以辨認的指標。 在我的粗淺研究裡,發現孔子之學即是一種為己之學,但它卻開展在一種歷史人文的通義之學,也落實在人與人之間群己關係的生活世界裡,孔子之學也有其作為在王道與政治公共世界裡頭所謂外王的積極向度。孔子更有其下學而上達,臻於天人之際的最深厚的性命與終極關懷。當然也因為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故還有他對於教育的一套理論與實踐與洞見。如果按照上述的幾個向度來看,孔子所開拓的儒家,之後延伸到五經、四部經史子集、乃至宋明理學、心學、四書,毫無疑問,可以證明其足以成為中國文化五千年來主流的思想與價值。 那麼,到底這樣的孔子儒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上了各種不同的發展道路,以致於今天在進入現代世界的時候,他的上述重要的向度竟然會如此的難以辨認,甚至失去了他可以作為對於現代世界的一股重要的貢獻力量? 我個人認為,對孔子儒家兩千多年發展過程中,觀察最為正確的,是錢穆 先生,這也是汪中興先生明確的態度,我自己也可以算是錢穆先

【生命教育成長社群】第三次【認識療癒犬與動物輔助治療】研習活動

圖片
  111-2 學期中心辦理【生命教育成長社群】第三次【認識療癒犬與動物輔助治療】研習活動社群 邀請台中市相癒心理諮商所 吳思穎 副所長蒞校分享。 一、活動日期: 112 年 6 月 29 日 ( 星期四 ) 二、活動時間:下午 13 時 00 分至下午 16 時 10 分 三、活動地點:通識中心會議室 活動具體成效 一、 動物輔助介入(簡稱 AAI )旨在有意圖地( Intentionality )將治療性動物(本所稱之療癒犬)納入各類人類服務中,以達到改善人類身心狀態,生活品質之目的。 二、 所有形式的 AAI 皆須立基於良好的人與動物連結( Human-Animal Bond ,簡稱 HAB ),係指人與動物之間雙向的情感連結,彼此在這關係當中皆能受益。 HAB 在所有形式的 AAI 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服務對像一種充滿撫育,滋養的依附關係,而專業人員與療癒犬之間的 HAB ,若能呈現出彼此之間的信任,情感與正向溝通的互動關係,亦是 AAI 成效的重要元素。 三、 命名爲「相癒」,是因爲心理諮商從來就不只是特定族群的需求,而是每個活著的我們,在那些脆弱,低潮,不完美的時刻,渴望得到的陪伴與支持。 四、 療癒犬動物輔助諮商與一般傳統心理諮商的不同在於:當動物參與其中時,彼此的互動爲對方提供有意義的經驗。關係的多元性,多樣性,豐富性皆大大提升,提供更多機會促進服務對象之心理健康發展。因為相遇所以相癒以療癒犬及人類相互擁抱的意象傳達諮商所「陪伴」,「理解」,「傾聽」的核心價值,擁抱、敞開的雙手及祖武的微笑,亦是連結彼此的橋樑。 並總結活動內容如下 : 相癒心理諮商所吳思穎 副所長 進行三小時的分享,並攜帶療癒犬馬可一起進行教學。並認識療癒犬的各種習性與特質。本次並共有八位老師 ( 王惠韻、連慧珠、王許炎初、楊斐芬、王琰玲、廖素蓮、許素蓮、黃思嘉助理等 ) 參加,並在一自由輕鬆的交流中,以個案方式的問答方式進行,十分多元有趣,還有穿插一些與療癒犬的遊戲與互動,讓老師親自參與,親身體驗,在吳思穎 副所長的傳授下,了解療癒犬的特質,並以影片分享,加強大家對此議題的嚴肅認識。 吳思穎 副所長目前經常在各大學進行教學,對此議題十分熟悉,教學也十分有經驗,也順道介紹相癒心理諮商所的業務,與相關身心治療的理論與現況。

杜維明教授與「我所『體知』的新亞精神」與儒家民主( Imagining Confucian Democracy)

圖片
Human rights without responsibility, without a sense of decency, a sense of compassion, is not good enough for a society to flourish... We need to broaden our scope from the legalistic language to the language of the heart.   沒有責任、沒有正直感、同情心的人權,不足以讓社會繁榮發展……我們需要將我們的範圍從法律語言擴展到心靈語言。   當代中國新儒學發展到第三代,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向全世界去發聲,當中最著名的學者,就是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他以流利便捷的思緒以 及英文,講述傳統儒學,從古到今,尤其在現代世界所涉及到的各種儒學議 題,廣泛在世界各地進行交流、教學、訪問。 在 YouTube 裡面,可以看 到一直到 2013 年,他在史丹福大學甚至還進行關於孔子儒家「 民主想像 」 ( Imagining Confucian Democracy / Civil Society )的三 個演講,除此之外,包含他對文化中國、華人世界的詮釋,對於大 陸、香港、新加坡、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的研究,跟儒家的關係,都有深入的 理解。 例如他在九零年代就曾經在香港講學,就涉及到儒家民主化的各個議題 ,因為當時的世界正是討論中國何去何從這個最敏感、最激烈議題的時候。 在前幾年部落格,有好幾次都談到杜維明教授在 YouTube 演講 內容系列,而昨天更看到了一個影像清晰的版本,那是在 201 3年,在新亞書院做了一個關於 「新亞精神」 的報告,以及將近半小時與 學生的討論,可以說是我看到他用中文表述 1949 之後 , 新亞儒家所代 表的一個最重要的學術思潮 以及 新亞 在教育上的那一些重要具體實踐的意義。 他尤其 陳述錢穆先生所寫的校訓-- 「 誠明 」 ,以及對 新亞校歌 每一個字詞與段落的解釋,都 有超乎我想像之外的驚人詮釋向度 。 那種詮釋能力,彷彿就好像錢唐牟徐諸先生在世一樣 , 那樣一個精神氣魄與承擔之再現。也 展現他個人儒家精神世界的修養跟胸襟。 那也是他 70 歲的時候,還是體力、精神極佳狀態,並開始從哈 佛退休後 , 回到北大成立高等人文

林安梧先生: 「後新儒學」的批判精神

圖片
  《 圓善論 》 中牟先生總不忘為他的老師熊十力先生申明其慧命絕學。其性情可感。林安梧先生則是牟宗三先生來臺講學所收第一位博士生。 但他是批判的繼承,所謂後儒學革命論。 約 二十年前( 94.1.7.) 建國通識也曾邀請他來教學大樓301教室演講。 〈當代新儒學及其相關問題之理解與反省〉 -   汪中興 94.1.7.,也就是 林安梧先生談 他這篇發表在 《 鵝湖 》 的論文。而汪先生則有記錄當天的活動內容與發言討論。 汪先生並也有本 《 論語新解 》而提出些 反省 。   如今林先生 已名重士林。他所締造的儒學不是本於 道德心性的一本同體創造論,而 是以王船山的道德存在歷史論為主,並重在氣化(統合身、心、道、理、氣)動態場域不斷創造的龐大而整體的歷史過程,並來印證一己與天道之生生不息,所謂天生日成,繼之者性,成之者善。   如昨天晚上聽完他在浙江大學 的一個報告,可以說巨細靡遺,把他整個儒學的改革方案都談到了。林先生成名甚早,累積至今由此成 果,可謂名實相符。   至於儒學的前途,也如上述他特別體察現代社會公民之必然,也 就是新外王之必需,在儒學界裡也是獨樹一格。   又他的報告一開始就對牟先 生在 《 圓善論 》 的道德一本同體創造論 觀點提出修正 ,他[認為 以心性論作為正統,容易變得封閉 ,又如他不也認同牟先 生所主 「良知的自我坎陷」、與 道家是一種主觀的須靈境界型。 可見他是一位很有主見並批判性強的儒學學 者。又如他覺得徒然講內聖修養並無助於外王社會場域的建構,反而可能是一 種在君子的名目下的一種掩飾、逃避。  用他的話就是 「 道的錯置 」。他指出傳統儒學累積兩千年,已經形成許多牢不可破、難以創新的 「 道的錯置 」需要破除 。 他這種開創批判性格的外王公共論述 ,跟上述王船山的道德存在歷史性,以及繼承當代新儒家徐復觀先生的批判儒學有關。我 認為儒學的批判公共性,在當代最顯著的一個是 徐復觀先生、與 余英時先生,但余先生並不願意納入成為新儒家的成員,另一個 可 能就是林安梧先生。   昨天晚上聽他在浙江大學的報告,也堪稱是最完整表述的一次儒學改革總方案 。對他而言,是幾乎已經累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有此成果匪易,所以 他也到處在各地講學,足跡遍及大陸、香港、台灣各地,自有他的貢獻,不可抹 滅。   回到牟老師的《圓善論》,我只能虛心學習,讚嘆無已。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