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4的文章

我的電影百選背後的基本人文思想

圖片
  前言 我的電影百選選單,經過一年的時間,最終還是要告一個段落。在當今文化多元時代,這份選單不正是代表著某一種的文化偏見嗎?如選單比例上大部分是美式電影(不,應該說中西並列),不是嗎 ?  我雖然自己知道,這是我的限度,故也不去迴避。 所以既然做完了這個選單,還是要把「我」在這個電影選單裏頭背後,所認為那些「偉大」導演們所想透過其對電影技術之把握,所真正表達的各種可以「包含」(西方)美式與「超越」美式更普遍及於人道精神的文化與教育觀念來加以陳述。 首先,我先引用孔子教學生讀《詩》的一段話,如果把「詩」改成「現代電影」,則孔子的話,錢穆先生的注文,還是我想到對電影這門極其偉大的發明所對人的啟蒙與教育的最好讚美 :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ㄈㄨ ˊ )《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ㄦ ˇ )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ㄕ ˋ )於鳥獸草木之名。」 小子    呼門弟子而告之。 可以興,可以觀    《詩》尚比興,即就眼前事物指點陳述,而引譬連類,可以激發人之志趣,感動人之情意,故曰可以觀,可以興。興者興起,即激發感動義。蓋學於《詩》,則知觀於天地萬物,閭巷瑣細,莫非可以興起人之高尚情志。 可以群,可以怨 《詩》之教,溫柔敦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故學於《詩》,通可以群,窮可以怨。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忠臣孝子有時不能無怨,惟學於《詩》者可以怨,雖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詩》尚比興,多就眼前事物,比類而相通,感發而興起。故學於《詩》,對天地間鳥獸草木之名能多熟識,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則俯仰之間,萬物一體,鳶飛魚躍,道無不在,可以漸躋於化境,豈止多識其名而已。 孔子 教人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廣大其心,導達其仁。《詩》教本於性情,不徒務於多識。 其次,我認為電影帶給人的「最深」自我教育(比興觀群怨更深),我還是回到孔子的話,那就是「自盡己心,反求諸己」,這是孔子最基本的人生自我要求與修養。 孔子還勉勵人要能夠有「忠恕」的修養(甚至是曾子所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是一種普遍的、共通的人道理念。是對人之所為人的普遍肯定。也是極其明白簡單易懂,但卻也是極為艱難的實踐歷程。我認為這也是所謂「好的電影」(所謂第八綜合藝術)帶給廣大世人最好的人

略論中國教育學

圖片
  略論中國教育學一 169- 「教育」為文化體系中主要一項目,而中西教育即有其大相異處。西方教育重在傳授知識,知識對象重在向外之事物,故必分門別類,互不相通,而又各分割成各階層。故西方學校必有分科分年制,又分小學、中學、大學,均限年畢業。其上尚有研究所,亦限年畢業。獲得博士最高學位,即為學終止。分科則範圍狹小,分年則為時短暫。 要之,現代學校教育乃為青年人傳授知識乃及研究學問之一項共同項目,當僅為中年以後繼續進修作一基礎, 並不占人生中「行為」與「學問」兩方面之極重要地位 。 教者必先使學者明得此意,方可無弊。 西方又稱小學為「國民教育」。人生不限為一「國民」,其意義價值,有超乎為一國民之外之上者。備僅以一國民地位,向其政府來爭取人權,此亦為人權之至狹者。又其大學教育分院分系分班授課,內容狹,為時暫,即獲最高學位亦僅為一「專家」,不為一「通人」。 故其所教育,最低則使為一國民,最高則成為一專家,皆把人生意義地位約束了。 要之,為一國民,則僅為其所生一國之用;為一專家,則僅為其向外一事一物之用。教 170 育意義僅為功利。但人生不應僅為功利,此一層實大值商討。 中國教育則在教人學為人。天生人,乃一「自然人」。人類自有理想,乃教人求為一「文化人」、「理想人」。孔子曰 :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此始為一文化理想人。中國家庭、學校、國家、社會,教人主要皆在此,受教者當終身奉行,此之謂「人生教育」,亦可稱「德性教育」。 孔子又曰 :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此始為識字教育,讀書教育,亦可謂是知識教育,但亦只占教育中之一部分。知識乃後天之事,由後天獲得,供人生部分之用;德性乃占人生之全部分,並由先天傳來。故德性教育必求共同普及,知識教育乃可分別授受。 今人競言自由、平等、獨立,惟德性乃自由,又平等,能獨立,知識則無自由、平等、獨立可言。 中國之知識教育必以德性教育為基本,亦以德性教育為歸宿 。孔門四科,德行為首;言語乃國際外交,政事如治軍理財,此兩科皆為政治用;最後文學一科,則不必為當世用,致意在歷史典章之傳統上,於後世有大用。是則中國教育非不主用,惟由其各自一己性之所近、志之所向來作貢獻。 而四科實以德行為主,雖若分,而實通,未有違於德性而能完成其此下三科之學者。此乃中西教育意義之大相分別處。 故中國人言知識,亦從各人之內在德性上,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