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3的文章

「多向度同理性未決」(Multidirectional Empathy Unsettlement)

圖片
  今 天在 207 教室上【歷史與影像】,是期中考前一週,我把前幾週宮 崎駿四部紀錄片,與上周 《 紅豬 》 動漫電影作為結束。 並應同學日前要求,在今天談 了 新海誠 「災難三部曲」 中 兩部作品,分別是 2016 年的《你的名字》 ( 運用兩年前因疫情所製作 PPT 影音 講述以 產靈 為主 ) 以及 2022 年 的 《鈴芽之旅》 ( 影片前導標語為「 門的另一端,存在著所有的時間 ——」( 扉の向こうには、すべての時間があった—— ),正式海報標語為「 我出發了 。」( 行ってきます。 ) 故事舞台貫穿 日本列島 ,遍及 九州 宮崎縣 、 四國 愛媛縣 、 神戶 、東京、 東北 宮城縣 及 岩手縣 等地 ) ,但告訴同學因只看一遍,還不能深論,但仍是 以穿越時空迴廊的心志與意念主題 。大致比較這兩位日本不同世代的動漫大師作品中強烈的歷史與社會 責任感所承擔在他們品中的格局、心胸、抱負、視野;雖然主題依 然集中在男女主角與周邊的關係而已 , 甚至依然用愛情來貫穿整部戲劇,卻展露出一種更大的視野。就此而論《鈴芽之旅》的視野與深度都是最大的。 之後,第二堂才正式 帶入「歷史與影像」主題,先介紹楊孟軒教授那一本《逃離中國 : 當代台灣創傷 、記憶與認同》歷史著作背後所表達歷史作為一種複雜網絡 之間交互關係所需要的 「多向度同理性未/定(決)」 ( Multidirectional Empathy Unsettlement ) ,以說明台灣是移民社 會,是各種族群匯集的地方,各個族群都有過去難以抹滅的創傷、記憶以及認 同問題,並希望同學能夠開展出這樣一個 「 視域交融 」 ( Fusion of Horizon ) 的心胸與態度。 並且帶入了最近《蔣介 石日記》在台灣即將正式成為民眾可以自由閱覽的歷史文獻與材料,其背後所具有彌合台灣各族群相互理解的一個重要文獻與材料, 而不是依然停留在口耳相傳,以及二手、三手所謂各種傳聞所瀰漫的一團迷霧之中 ,讓族群得以趨於和諧,以及甚至可以擴及兩岸之間的相互理解, 因為這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材料文獻公布而凝聚出一種深厚的人文反省。 以及介紹以下四個影音給同學。 1.    「兩蔣日記」所有權爭 10 年 史丹佛大學還給國史館| # 鏡新聞 – YouTub 2.    台灣國成員手持漆彈槍 射擊蔣公銅像遭逮 @ newse

「原力」與「原子彈」

圖片
  昨天在 214 教室上兩個班(機械與土木)【歷史與人生】課程,並檢討日本在二次大戰犯下的幾個致命戰略錯誤,是來自於軍國主義盛行與文人無法制衡。這裡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將軍國思想瀰漫,軍人講究戰功與武德,而無法對客觀環境做真實的評估、了解,而做出的過多冒進的毀滅行為。例如進入中國展場,卻發現空間太廣大,而深陷其中。又例如發動太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並進軍南洋,縱深過長,卻造成強大美國的反攻,故總是看到戰事出發時,將士慷慨激昂、悲壯高歌。我並提到王陽明乃是深受中日雙方軍人所崇拜的英雄,但個人主觀的唯心論固然可以生出原力,並使個人登峰造極,甚至可以扭轉環境,卻也無法戰勝客觀巨大的現實環境。如我說那是「原力」與「原子彈」之對比。我想起《星際大戰》最後三集, 《 原力 覺醒 》(Force Awakens) 、 《 最後 的 絕地 武士 》(Last Jade) , 《 天行 者 的 崛起 》(The Rise of Skywalker) ,更想到錢穆先生早年從陽明心學轉向朱子史學的改變,這也是錢穆先生尊朱,與牟宗三先生尊王之對比,並希望在暨大論文中返回孔子與《論語》處,並於兩家看到孔子憤樂一體,所謂純亦不已,臻於化境,逢源之樂,而能有所調和、消化、融合。還回憶起曾在十年前寫過幾篇讀書報告,甚至論文,如〈 錢穆先生《王守仁》與《陽明學述要》二書思想之轉變 〉。於是早上上完課,就把該些檔案叫出來複習。

有思

圖片
今天覺得今日重新考察探訪抗戰史與國共內戰主要目的,是重新確立在面對台灣獨立,以及面對中國大陸大一統的時候所不能迴避最重要的槓桿,既有利於平衡台灣目前的發展趨勢,以及有助於中國大陸目前的強勢復興趨勢,是各趨於一端最好的中間路線,也是作為兩端最重要的支撐。故這既是中華民國最艱困的時候,但也是最好的時候。這也是黃年的想法,必須勇敢無條件的強化中華民國面對台灣獨立與大陸統一最神聖不可迴避,並且是最好的中道之所在。它能發揮對台灣以及對中國大陸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除非我們自己沒有意識,或不介意,甚至完全看不到這其中最關鍵的意義所在。

楊孟軒與《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

圖片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 與根據博客來網站對該書的描述如下: 經歷 1949 江與海的離散與創傷, 從記憶與書寫探尋外省移民的在地群體認同感。 1949 年前後,蔣介石政權遷移至臺灣,百萬人流離失所、飄洋過海,引發被迫流亡的「外省人」與被迫接納的「本省人」,雙方各自歧異卻又彼此相連的衝突與動盪。  本書運用三大理論支柱 ── 創傷、記憶與離散,闡述近代最龐大卻也最不被理解的一段東亞人口大遷徙,但並非深究國共內戰的勝敗,而是藉由書寫平民百姓逃難的苦難回憶,說明他們如何受到影響。作者透過口述訪談及文獻檔案,探討這段歷史軌跡所衍生的四種社會創傷 ── 逃離中國的社會創傷、希望消散的社會創傷、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以及事件四十年後,他們的後代如何以家族親身經驗為中心,利用共享記憶復原且創造出懷舊文化產物,進而建構一套與離散完全相反的臺灣外省群體在地化與認同感。最終希望讀者由此體會「同理、和解與正義」。 1949 江與海 流離之島 本書章節概要 冷戰與歷史書寫缺漏的產生 創傷、記憶與離散 殖民者、離散與外省人認同 第一章 逃離中國 逃離中國的兩次社會創傷 回憶渡臺之旅:創傷敘事與其他故事 研究大出走需要根據文獻 人口問題:有多少人? 呈現在文獻中的外省人出走之社會創傷 外省人出走帶給本省人的社會創傷 大出走:記憶與歷史 第二章 戰時過客 戰時過客,戰時記憶 1949 年前後的過客:戰爭與流離的長時段 戰時過客、原子化的流亡者和「非神聖的聯盟」 戰時過客、文化偏見與「可受指引的同胞」 1958 分水嶺:戰時過客的終結 第三章 文化鄉愁 文化鄉愁再思考 同鄉會歷史書寫與臺灣的外省同鄉會 1950 年代的外省同鄉會 1960 至 1980 年代的鄉愁記憶與地方文獻編寫 重建群體:在地化與在臺尋根 故鄉的鄉愁記憶與世代差異 第四章 漫漫歸鄉路 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 歸鄉路序曲 為了歸鄉路而奮鬥: 1987 年老兵返鄉運動 漫漫歸鄉路:拉長的時態和逆文化衝擊 外省年輕人的歸鄉路 新的歸鄉路 第五章 講述大出走 太平輪歸來 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 政治